岩土力学 ›› 2023, Vol. 44 ›› Issue (11): 3261-3271.doi: 10.16285/j.rsm.2022.1862
王奕霖1,李飒1,段贵娟2,李怀亮3,赵福臣3
WANG Yi-lin1, LI Sa1, DUAN Gui-juan2, LI Huai-liang3, ZHAO Fu-chen3
摘要:
海底表层的结构物在使用中可能受到动荷载作用,为保证其的长期稳定性,有必要对海床表层的深海超软土动力学特性展开研究。使用Anton Paar MCR302流变仪,采用应变控制模式,对含水率高于液限的深海超软土进行动态剪切测试,研究动态流变参数、动剪切模量G和阻尼比l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剪切应变的增大,深海超软土的变形由可恢复的弹性变形主导逐渐过渡为不可恢复的黏性变形主导。通过建立动态流变参数与动剪切模量G和阻尼比l的关系,探讨了深海超软土的动力特性。根据深海超软土动剪切模量G的变化特征,提出了峰值参考应变的概念,建立了最大动剪模量Gmax与归一化含水率w/wp(w为含水率,wp为塑性含水率)的关系。结果还显示,相较于常规黏土,深海超软土的G/Gmax-γ(γ 为剪切应变)曲线衰减较快,且受塑性指数影响较小。深海超软土的阻尼比整体偏高,并随剪切应变的增大快速上升。根据试验结果,给出描述深海超软土G/Gmax-γ、λ-γ 曲线的数学模型。
中图分类号:
[1] | 王丽艳, 蒋飞, 庄海洋, 王炳辉, 张雷, 李明, . 考虑水化期影响的橡胶−钢渣填料动力特性与微观分析[J]. 岩土力学, 2024, 45(S1): 53-62. |
[2] | 张大伟, 李昊泽, 刘飞禹, 冯忞, . 双向循环荷载作用下胶−砂粒径比对橡胶砂剪切特性影响[J]. 岩土力学, 2024, 45(S1): 239-247. |
[3] | 杜金飞, 杜宇翔, 贾永胜, 孙金山, 姚颖康, 谢全民, 范焜晖, . 水−动力耦合作用下红砂岩变形破坏与能耗分析[J]. 岩土力学, 2024, 45(S1): 248-258. |
[4] | 杨家强, 朱玉龙, 奚邦禄, 张振华, . 不同含水率下脏污道砟累积塑性变形预测[J]. 岩土力学, 2024, 45(S1): 715-722. |
[5] | 赵再昆, 王铁行, 张亮, 金鑫, 鲁洁, 阮嘉斌, 邢昱, . 高温作用下非饱和黄土裂隙演化及其定量分析[J]. 岩土力学, 2024, 45(5): 1297-1308. |
[6] | 朱晶, 裴强强, 郭青林, 张博, . 基于尺寸效应的夯土水盐运移分布特征研究[J]. 岩土力学, 2024, 45(5): 1481-1494. |
[7] | 周恩全, 白宇航, 姚缘, 王龙, 陆建飞, . 橡胶混合黏土小应变剪切模量特性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4, 45(3): 705-713. |
[8] | 张勇敢, 鲁洋, 刘斯宏, 田金博, 张思钰, 方斌昕. 土工袋抑制膨胀土冻胀性能试验及机制探讨[J]. 岩土力学, 2024, 45(3): 759-768. |
[9] | 彭宇, 张虎元, 周光平, 谭煜, . 酒精湿化法调配压实膨润土缓冲回填材料含水率研究[J]. 岩土力学, 2024, 45(1): 235-244. |
[10] | 刘德仁, 张转军, 王旭, 张艳丰, 安政山, 金芯, . 水蒸汽增湿重塑非饱和黄土地基现场应用参数研究[J]. 岩土力学, 2023, 44(S1): 73-82. |
[11] | 陈国兴, 韩勇, 梁珂, . 徐州城区黏性土与粉土的动剪切模量与阻尼比特性[J]. 岩土力学, 2023, 44(S1): 163-172. |
[12] | 刘杰锋, 李飒, 段贵娟, 王奕霖, . 稳态剪切条件下中国南海软黏土的相态转变特性及流变模型[J]. 岩土力学, 2023, 44(S1): 341-349. |
[13] | 王盛年, 苏俊, 郭双枫, 谷雷雷, 陈泽玮, 赵凯, . 地聚物稳定粗粒填料静动力学特性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3, 44(S1): 350-364. |
[14] | 瞿茹, 朱长歧, 刘海峰, 王天民, 马成昊, 王星, . 珊瑚砂界限干密度确定方法的比较研究[J]. 岩土力学, 2023, 44(S1): 461-475. |
[15] | 冉宇玲, 柏巍, 孔令伟, 李雪梅, 樊恒辉, 杨秀娟, . 基于频域反射的细粒土压实度检测方法与误差评估[J]. 岩土力学, 2023, 44(8): 2458-247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