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力学 ›› 2023, Vol. 44 ›› Issue (10): 2809-2820.doi: 10.16285/j.rsm.2023.0392
赵煜鑫1,李 旭1,赵红芬2, 3,刘 艳1
ZHAO Yu-xin1, LI Xu1, ZHAO Hong-fen2, 3, LIU Yan1
摘要:
非饱和土的抗剪强度指标随饱和度变化的规律错综复杂,为了用数学模型描述这些规律,对现有文献中非饱和土的黏聚力、内摩擦角、剪胀角随饱和度变化的规律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当土体饱和度降低,土体从毛细作用主导逐步过渡到吸附作用主导时,土体内摩擦角会增大,其变化规律存在一个转折点,可以定义为临界饱和度Src。当饱和度Sr大于临界饱和度Src时,内摩擦角可视为常数;当饱和度Sr小于临界饱和度Src时,内摩擦角随着饱和度的减小线性增加,传统扩展摩尔−库仑准则等模型不再适用。(2)黏聚力随饱和度的变化过程存在山峰效应,即黏聚力先随饱和度Sr的降低呈指数函数关系增加,当饱和度Sr达到非饱和土强度极值对应的饱和度Srv时达到最大,随后有所降低,这也是导致非饱和土强度存在山峰效应的主要原因。(3)剪胀角随饱和度的降低和垂直压力的降低而增大,可采用线性模型描述。基于以上规律,提出了一个宽饱和度范围内的非饱和抗剪强度演化模型。通过与文献中的试验数据及现有强度模型拟合结果进行对比发现,新模型在描述宽饱和度范围内的土体强度时具有更好的适用性。
中图分类号:
[1] | 罗晓倩, 孔令伟, 鄢俊彪, 高志傲, 田升奎, . 不同饱和度下膨胀土原位孔内剪切试验及 强度响应特征[J]. 岩土力学, 2024, 45(1): 153-163. |
[2] | 邵帅, 邵生俊, 高梦洁, 刘小康, 王立新, 严广艺, . 水-力耦合非饱和黄土的弹塑性模型适用性研究[J]. 岩土力学, 2023, 44(增刊): 436-442. |
[3] | 黎亚舟, 李森, . 桶式基础沉贯阻力系数的理论研究[J]. 岩土力学, 2023, 44(增刊): 443-448. |
[4] | 周凤玺, 姚桃岐, 柳鸿博, . 非饱和土中Rayleigh波传播的能量特性研究[J]. 岩土力学, 2023, 44(增刊): 612-622. |
[5] | 朱建民, 郑建国, 于永堂, 蔡晶, 夏辉, . 新型电控式钻孔剪切仪的研制及测试验证[J]. 岩土力学, 2023, 44(增刊): 687-697. |
[6] | 张常光, 关港辉, 李海祥, 范家燊, 石晶, . 水位变化下含裂缝非饱和土挡墙的地震主动土压力研究[J]. 岩土力学, 2023, 44(6): 1575-1584. |
[7] | 祁妍敏, 汪淼, 章定文, 林文丽, . 甲基叔丁基醚污染黏土的Archie电阻率模型修正方法[J]. 岩土力学, 2023, 44(6): 1719-1728. |
[8] | 赵煜鑫, 李旭, 林森, 王逍萌, . 广吸力范围内一种改进的非饱和土抗剪强度模型[J]. 岩土力学, 2023, 44(4): 990-1000. |
[9] | 牛庚, 朱晓凤, 李俊星, 吕梦缘, 安荔琪, 陈子晗, . 宽广吸力范围非饱和土剪切强度试验研究及其预测[J]. 岩土力学, 2023, 44(12): 3349-3359. |
[10] | 舒进辉, 马强, 常立君, . 非饱和土地基中复合多层波阻板对S波的隔离效应[J]. 岩土力学, 2023, 44(1): 217-231. |
[11] | 陈勇, 苏剑, 曹玲, 王力, 王世梅, . 基于数据挖掘的土−水特征曲线演化规律研究[J]. 岩土力学, 2022, 43(S2): 23-34. |
[12] | 秦爱芳, 孟红苹, 江良华. 电渗−堆载作用下非饱和土轴对称固结特性分析[J]. 岩土力学, 2022, 43(S1): 97-106. |
[13] | 曾立峰, 邵龙潭, 郭晓霞, . 土中有效应力概念的起源与发展[J]. 岩土力学, 2022, 43(S1): 127-144. |
[14] | 汪磊, 张立婷, 沈思东, 徐永福, 夏小和. 分段循环荷载作用下非饱和土轴对称固结特性研究[J]. 岩土力学, 2022, 43(S1): 203-212. |
[15] | 翟张辉, 张亚国, 李同录, 肖书雄, . 考虑边界效应的非饱和土圆柱孔扩张问题解析[J]. 岩土力学, 2022, 43(S1): 301-3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