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力学 ›› 2022, Vol. 43 ›› Issue (S2): 345-354.doi: 10.16285/j.rsm.2021.1104
罗维平1, 2,袁大军1, 2,金大龙1, 2,陆平1, 2,陈健3,郭海鹏1, 2
LUO Wei-ping1, 2, YUAN Da-jun1, 2, JIN Da-long1, 2, LU Ping1, 2, CHEN Jian3, GUO Hai-peng1, 2
摘要: 为探究富水砂土地层盾构隧道开挖面支护压力与地层变形特征的关系,通过自主研发的离心模型试验系统,依托武汉地铁8号线大盾构越江隧道工程,研究了不同埋深情况下的开挖面支护压力对开挖面稳定及地层变形特征的影响,得到了开挖面支护压力与地表变形之间的关系曲线。研究结果显示:(1)当隧道埋深较浅(<1.5D,D为盾构直径)时,支护压力对地表变形的大小及扰动范围的影响均随着埋深的增加而减小;当隧道埋深较深(>1.5D)时,不管支护压力过小还是过大,开挖面支护压力对地层变形的影响很难延伸到地表。(2)当支护压力过大时,对地层的扰动呈现为鱼尾型,主要可分为挤密区、顶隆区、顶沉区以及沉降区,其中地表距离开挖面约1D范围内为沉降区,1D~2D范围内为隆起区。(3)当支护压力过小时,对地层的扰动主要为沉降,影响范围为开挖面前方1D左右,且随着埋深的减小,影响范围会增大。该研究通过离心模型试验得到了不同埋深条件下基于变形控制的支护压力设定范围的建议值,旨在为实际工程中支护压力的控制提供指导。
中图分类号:
[1] | 骆冠勇, 钟淼, 曹洪, 潘泓, . 砂土层中盾构掘进实测数据及数值模拟分析[J]. 岩土力学, 2022, 43(S2): 563-574. |
[2] | 兰景岩, 蔡金豆, 吴连斌, 史庆旗, . 含隧道场地地震动放大效应的深度变化规律研究[J]. 岩土力学, 2022, 43(8): 2083-2091. |
[3] | 吴奔, 刘维, 史培新, 付春青. 盾构隧道掘进面失稳螺旋破坏机制分析[J]. 岩土力学, 2021, 42(3): 767-774. |
[4] | 朱谭方, 辛鹏, 姚磊华, 胡乐, 胡波, . 水力作用诱发硬土软岩滑坡启动机制研究[J]. 岩土力学, 2021, 42(10): 2733-2740. |
[5] | 史江伟, 范燕波, 裴伟伟, 陈永辉, 张显, . 盾构下穿非连续管线变形特性及预测方法研究[J]. 岩土力学, 2021, 42(1): 143-150. |
[6] | 丁楚, 余文瑞, 史江伟, 张宇亭, 陈永辉, . 水平循环荷载下桩基变形特性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0, 41(8): 2659-2664. |
[7] | 汤明高, 李松林, 许 强, 龚正峰, 祝 权, 魏 勇. 基于离心模型试验的库岸滑坡变形特征研究[J]. 岩土力学, 2020, 41(3): 755-764. |
[8] | 王国辉, 陈文化, 聂庆科, 陈军红, 范晖红, 张川, . 深厚淤泥质土中基坑开挖对基桩 影响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0, 41(2): 399-407. |
[9] | 蔡正银, 代志宇, 徐光明, 任国峰. 颗粒粒径和密实度对砂土K0值影响的 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J]. 岩土力学, 2020, 41(12): 3882-3888. |
[10] | 陈达, 许强, 郑光, 蔡国军, 彭双麒, 王卓, 何攀. 基于离心模型试验的复杂层状软岩楔形 滑坡变形演化研究[J]. 岩土力学, 2020, 41(10): 3374-3384. |
[11] | 王钦科, 马建林, 陈文龙, 杨彦鑫, 胡中波, . 上覆土嵌岩扩底桩抗拔承载特性离心 模型试验及计算方法研究[J]. 岩土力学, 2019, 40(9): 3405-3415. |
[12] | 詹良通, 胡英涛, 刘小川, 陈捷, 王瀚霖, 朱斌, 陈云敏. 非饱和黄土地基降雨入渗离心模型试验 及多物理量联合监测[J]. 岩土力学, 2019, 40(7): 2478-2486. |
[13] | 周小文, 程 力, 周 密, 王 齐, . 离心机中球形贯入仪贯入黏土特性[J]. 岩土力学, 2019, 40(5): 1713-1720. |
[14] | 徐 鹏, 蒋关鲁, 王 珣, 黄昊威, 黄 哲, 王智猛, . 面板对加筋土挡墙影响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19, 40(4): 1427-1432. |
[15] | 李世俊, 马昌慧, 刘应明, 韩玉珍, 张 彬, 张 嘎, . 离心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研究 采空边坡渐进破坏特性[J]. 岩土力学, 2019, 40(4): 1577-158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