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力学 ›› 2023, Vol. 44 ›› Issue (5): 1425-1434.doi: 10.16285/j.rsm.2022.0827
崔瑜瑜1, 2,吴立鹏3,沈兴华4,王兴召4,秦亚琼3,刘杰1,卢正1,吴磊3
CUI Yu-yu1, 2, WU Li-peng3, SHEN Xing-hua4, WANG Xing-zhao4, QIN Ya-qiong3, LIU Jie1, LU Zheng1, WU Lei3
摘要: 基坑卸荷隆起变形计算对基坑稳定性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现有土体压缩-回弹试验数据及多个地区粉质黏土基坑变形数据进行分析,推导出土体回弹模量与卸荷比之间的指数关系,并结合Mindlin应力解与分层总和法,利用两个实际工程案例进行验证对比,提出了一种卸荷条件下基坑隆起变形的简化计算方法。结果表明:简化计算方法仅根据常规土工试验参数(重度、压缩模量等)即可快速对基坑卸荷隆起变形量进行预估,且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值较为接近。进一步分析可知,基坑形状相同时,随着基坑面积的线性增大,基坑底部隆起变形会非线性增大;基坑面积相同时,长条形基坑的隆起变形小于正方形基坑。该方法可为粉质黏土地区卸荷条件下的基坑隆起变形预测提供参考。
中图分类号:
[1] | HANIFAH Hermil Rizki, RAHARDJO Paulus Pramono, LIM Aswin. 砂土地层圆形深基坑三维分析与测斜仪测量[J]. 岩土力学, 2023, 44(4): 1142-1152. |
[2] | 王锐松, 郭成超, 林沛元, 王复明, . 富水粉土基坑装配式可回收支护开挖响应分析[J]. 岩土力学, 2023, 44(3): 843-853. |
[3] | 白时雨, 王文军, 谢新宇, 朱德良, . 考虑扰动影响的土体小应变硬化模型参数试验研究及其在基坑工程中的应用[J]. 岩土力学, 2023, 44(1): 206-216. |
[4] | 刘波, 章定文, 李建春, . 基于多案例统计的基坑开挖引起侧方既有隧道 变形预测公式及其工程应用[J]. 岩土力学, 2022, 43(S1): 501-512. |
[5] | 吴佳明, 陈健, 陈国良, 钟宇, . 基于BIM技术的地铁基坑工程施工仿真模拟方法[J]. 岩土力学, 2022, 43(S1): 553-566. |
[6] | 周勇, 赵元基, 王正振, . 基于土体强度冗余法的桩锚支护结构 动态稳定性分析[J]. 岩土力学, 2022, 43(S1): 641-649. |
[7] | 朱彦鹏, 吴林平, 施多邦, 赵壮福, 吕向向, 段新国, . 基于Pasternak地基模型的非线性土抗力−桩 身侧向位移曲线在基坑支护桩中的应用[J]. 岩土力学, 2022, 43(9): 2581-2591. |
[8] | 莫品强, 刘尧, 黄子丰, 滕鸿博, 陈斌, 陶祥令, . 复杂支护条件下深基坑支护桩−冠梁−支撑 的变形协调及空间效应研究[J]. 岩土力学, 2022, 43(9): 2592-2601. |
[9] | 王祖贤, 施成华, 龚琛杰, 曹成勇, 刘建文, 彭铸, . 邻近车站(工作井)基坑开挖对下卧 盾构隧道影响的解析计算方法[J]. 岩土力学, 2022, 43(8): 2176-2190. |
[10] | 李明枫, 王永政, 张婷婷, . 三维应力状态下饱和软黏土循环动力特性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2, 43(6): 1523-1532. |
[11] | 谭廷震, 黄茂松, 刘奕晖, 王浩然, 张中杰, . 基于块体剪流组合机构的黏土基坑抗隆起 稳定性分析[J]. 岩土力学, 2022, 43(4): 909-917. |
[12] | 朱旻, 陈湘生, 张国涛, 庞小朝, 苏栋, 刘继强, . 花岗岩残积土硬化土模型参数反演及工程应用[J]. 岩土力学, 2022, 43(4): 1061-1072. |
[13] | 兰韡, 王卫东, 常林越, . 超大规模深基坑工程现场抽水试验及土层 变形规律研究[J]. 岩土力学, 2022, 43(10): 2898-2910. |
[14] | 沈宇鹏, 王笃礼, 林园榕, 汤天笑, 刘欣, . 越冬基坑水平冻胀的防治措施效果分析[J]. 岩土力学, 2021, 42(5): 1434-1442. |
[15] | 顾晓强, 吴瑞拓, 梁发云, 高广运, . 上海土体小应变硬化模型整套参数取值方法及工程验证[J]. 岩土力学, 2021, 42(3): 833-84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