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力学 ›› 2024, Vol. 45 ›› Issue (4): 1081-1091.doi: 10.16285/j.rsm.2023.0531
金丹丹1, 2,鲁先东1,王炳辉3,施展1,张雷3
JIN Dan-dan1, 2, LU Xian-dong1, WANG Bing-hui3, SHI Zhan1, ZHANG Lei3
摘要: 砂土中夹层的性状会影响饱和砂土孔压发展,从而影响砂土层变形。为研究夹层位置、厚度和种类等不同夹层状态下砂土液化过程中的孔压变化规律,设计了冲击荷载作用下层状砂液化试验,建立了含夹层饱和砂土理论模型,并将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含夹层饱和砂土的孔压发展呈现3个阶段,即快速上升、快速消散、缓慢消散阶段。高渗透性夹层高度越高,其下方土层孔压快速消散时长越短,越快趋于稳定值,但消散总时长无明显影响;低渗透性夹层高度或厚度的增大,均会使夹层上方孔压快速消散阶段速率加快,孔压消散稳定阶段延长,孔压消散总时长随之线性增长;同时,孔隙水会在低渗透性夹层下方形成水膜,夹层高度或厚度的增加均会使水膜持续时间增长,但水膜形态主要受夹层厚度影响。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较为一致,说明了试验的可靠性。
中图分类号:
[1] | 张宪尚, 文光才, 朱哲明, 隆清明, 刘杰, . 冲击荷载下充填节理岩体I型裂纹动态扩展特性研究[J]. 岩土力学, 2024, 45(2): 396-406. |
[2] | 姜明归, 孙伟, 李金鑫, 樊锴, 刘增, . 冲击荷载下全尾砂胶结充填体断裂特性与能耗特征分析[J]. 岩土力学, 2023, 44(S1): 186-196. |
[3] | 刘勇健, 傅杨攀, 赖明洋, 李彰明, 方昊圆, 谢治堃, . 冲击荷载下土体动力响应与加载速率效应研究[J]. 岩土力学, 2023, 44(9): 2485-2494. |
[4] | 王磊, 张帅, 刘怀谦, 陈礼鹏, 朱传奇, 李少波, 王安铖, . 冲击荷载下含瓦斯煤能量耗散及损伤破坏规律[J]. 岩土力学, 2023, 44(7): 1901-1915. |
[5] | 杨奇, 王晓雅, 聂如松, 陈琛, 陈缘正, 徐方, . 间歇循环荷载作用下饱和砂土累积塑性变形及孔压特性研究[J]. 岩土力学, 2023, 44(6): 1671-1683. |
[6] | 冉龙洲, 袁松, 王希宝, 王峥峥, 张生, . 明棚洞落石冲击荷载计算方法研究[J]. 岩土力学, 2023, 44(6): 1748-1760. |
[7] | 陈平山, 吕卫清, 梁小丛, 周红星, 王婧, 马佳钧, . 含细粒珊瑚土抗液化特性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3, 44(2): 337-344. |
[8] | 丁瑜, 贾羽, 王晅, 张家生, 陈晓斌, 罗昊, 张宇, . 颗粒级配及初始干密度对路基翻浆冒泥特性的影响[J]. 岩土力学, 2022, 43(9): 2539-2549. |
[9] | 苏新斌, 廖晨聪, 刘世奥, 张璐璐, . 基于预制滑动面的饱和黏土−结构物界面强度特性 三轴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2, 43(10): 2852-2860. |
[10] | 尹小卡, 杜思义, 王涛涛. 砂土液化与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施工参数 关系的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1, 42(9): 2518-2524. |
[11] | 王静, 肖涛, 朱鸿鹄, 梅国雄, 刘拯源, 魏广庆, . 透水管桩现场试验光纤监测与承载性能研究[J]. 岩土力学, 2021, 42(7): 1961-1970. |
[12] | 张小玲, 朱冬至, 许成顺, 杜修力, . 强度弱化条件下饱和砂土地基中桩−土 相互作用p-y曲线研究[J]. 岩土力学, 2020, 41(7): 2252-2260. |
[13] | 刘新宇, 张先伟, 岳好真, 孔令伟, 徐超, . 花岗岩残积土动态冲击性能的SHPB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0, 41(6): 2001-2008. |
[14] | 徐东升, 黄明, 黄佛光, 陈成. 不同级配珊瑚砂水泥胶结体的破坏行为分析[J]. 岩土力学, 2020, 41(5): 1531-1539. |
[15] | 吴琪, 丁选明, 陈志雄, 陈育民, 彭宇, . 不同地震动强度下珊瑚礁砂地基中桩-土-结构 地震响应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0, 41(2): 571-58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