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力学 ›› 2022, Vol. 43 ›› Issue (5): 1353-1363.doi: 10.16285/j.rsm.2021.1323
杜宇1, 2,刘松玉1,祝刘文2,邹海峰1,蔡国军1
DU Yu1, 2, LIU Song-yu1, ZHU Liu-wen2, ZOU Hai-feng1, CAI Guo-jun1
摘要: 土的工程分类是工程勘察和设计应用的关键问题之一。基于孔压静力触探测试(piezocone penetration test,简称CPTU)原位测试参数进行土分类是高效实用的方法。国内外现有分类方法的名称及标准与我国《水运工程岩土勘察规范》(JTS 133-2013)不符合。因此,建立基于CPTU原位测试参数、符合我国行业标准的土工程分类方法具有重要工程意义。在收集大量国内外水运工程CPTU测试资料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616个间距小于5 m的CPTU测试孔和相应钻孔取样与室内土工试验成果。选择国内外7种常用的CPTU土分类图进行应用比较,发现这些土分类图所采用的应力修正计算方法在考虑浅层土体的有效上覆应力修正时存在一定的缺陷,通过引入新的应力修正方法和修正土分类边界线,建立了适合我国水运工程的CPTU土分类方法。对比应用分析表明,该分类图能够准确地进行水运工程土类划分,尤其适合于软土、粉细砂和中粗砂的划分,可作为我国水运工程的土工程分类方法。
中图分类号:
[1] | 金丹丹, 鲁先东, 王炳辉, 施展, 张雷, . 冲击荷载下含夹层饱和砂土孔压变化规律分析[J]. 岩土力学, 2024, 45(4): 1081-1091. |
[2] | 李尧, 李嘉评. 复杂初始应力状态下松砂多向循环单剪特性[J]. 岩土力学, 2023, 44(9): 2555-2565. |
[3] | 王晓磊, 刘理腾, 刘润, 刘历波, 董林, 任海. 地震历史对各深度土体抗液化性影响的振动台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3, 44(9): 2657-2666. |
[4] | 简涛, 孔令伟, 柏巍, 舒荣军, . 基于耗散能量的饱和黄土动孔压模型[J]. 岩土力学, 2023, 44(8): 2238-2248. |
[5] | 赵津桥, 丁选明, 刘汉龙, 欧强, 蒋春勇, . 珊瑚砂振冲密实加固响应室内模型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3, 44(8): 2327-2336. |
[6] | 杨奇, 王晓雅, 聂如松, 陈琛, 陈缘正, 徐方, . 间歇循环荷载作用下饱和砂土累积塑性变形及孔压特性研究[J]. 岩土力学, 2023, 44(6): 1671-1683. |
[7] | 郭景琢, 郑刚, 赵林嵩, 潘军, 张宗俊, 周强, 程雪松, . 多排孔注浆引起土体变形与孔压规律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3, 44(3): 896-907. |
[8] | 陈平山, 吕卫清, 梁小丛, 周红星, 王婧, 马佳钧, . 含细粒珊瑚土抗液化特性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3, 44(2): 337-344. |
[9] | 何文, 陈豪, 郑场松, 卢博凯, 王慢慢, . 尾矿渗透破坏及其导波监测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3, 44(2): 415-424. |
[10] | 张雷, 吕延栋, 王炳辉, 金丹丹, 竺明星, 方晨, . 絮凝−真空−电渗联合加固滩涂软土的模型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2, 43(9): 2383-2390. |
[11] | 丁瑜, 贾羽, 王晅, 张家生, 陈晓斌, 罗昊, 张宇, . 颗粒级配及初始干密度对路基翻浆冒泥特性的影响[J]. 岩土力学, 2022, 43(9): 2539-2549. |
[12] | 李新明, 贾亚垒, 王志留, 尹松. 原状膨胀土剪切力学特性的应变速率效应[J]. 岩土力学, 2022, 43(12): 3327-3334. |
[13] | 汪晔欢, 王勇, 孔令伟, 陈成, 郭爱国, . 基于原位多功能孔压静力触探的含浅层气地层 识别与应用[J]. 岩土力学, 2022, 43(12): 3474-3483. |
[14] | 苏新斌, 廖晨聪, 刘世奥, 张璐璐, . 基于预制滑动面的饱和黏土−结构物界面强度特性 三轴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2, 43(10): 2852-2860. |
[15] | 邓煜晨, 陈志波, 郑有强, 潘生贵, . 基于孔压静力触探的修正土类指数土体 分类方法与实例应用[J]. 岩土力学, 2022, 43(1): 227-23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