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力学 ›› 2021, Vol. 42 ›› Issue (1): 186-192.doi: 10.16285/j.rsm.2020.0671
李建东1, 2,王旭1, 2,张延杰1,蒋代军1,刘德仁1,李盛1
LI Jian-dong1, 2, WANG Xu1, ZHANG Yan-jie1, JIANG Dai-jun1, LIU De-ren1, LI Sheng1
摘要: 温度梯度、含水率梯度和压力梯度对非饱和土体中的水热迁移有重要影响。用非饱和黄土填筑室内模型,通入0.10 MPa高温水蒸气,研究蒸汽压梯度、温度梯度和含水率梯度耦合作用下的水热迁移规律。结果表明:在水蒸气迁移范围之内,土体的升温速率、增湿速率和增湿程度较大,以蒸汽传热和压力梯度驱动的水蒸气增湿为主。而在水蒸气未到位置,以温度梯度引起的热传导和含水率梯度与温度梯度耦合驱动的水热迁移为主;水蒸气迁移时,受土颗粒阻碍和蒸汽压消散的影响,土体升温速率、增湿速率和温度传导速率均随径向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且增湿速率小于升温速率;水蒸气增湿土体的最大含水率接近最优含水率,增湿效果较好,可有效提高一定范围内土体的压实性能;基于模型试验边界条件,确定含湿毛细多孔介质中二维热湿迁移方程的一组代数显式特解,并以20 cm测点为例,将温度和含水率实测值和计算值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可为非饱和黄土水?汽?热耦合传输规律和水蒸气增湿新技术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中图分类号:
[1] | 饶佩森, 李丹, 孟庆山, 王新志, 付金鑫, 雷学文, . 循环荷载作用下钙质砂地基土压力分布特征研究[J]. 岩土力学, 2021, 42(6): 1579-1586. |
[2] | 沈扬, 冯照雁, 邓珏, 陈锴嘉, 许俊红, . 南海珊瑚砂地基承载力模型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1, 42(5): 1281-1290. |
[3] | 秦爱芳, 江良华, 许薇芳, 梅国雄, . 连续渗透边界下非饱和土竖井地基固结解析解[J]. 岩土力学, 2021, 42(5): 1345-1354. |
[4] | 张玉, 李大勇, 梁昊, 张雨坤, . 风电空心锥形基础水平承载特性 及土压力分布规律模型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1, 42(5): 1404-1412. |
[5] | 凌道盛, 赵天浩, 钮家军, 朱松, 单振东, . 混合非齐次边界下非饱和土一维固结解析解[J]. 岩土力学, 2021, 42(4): 883-891. |
[6] | 周凤玺, 周志雄, 柳鸿博, . 非均匀地基与均匀地基解答之间的相似关系: 弹性波速[J]. 岩土力学, 2021, 42(4): 892-898. |
[7] | 陶志刚, 任树林, 郝宇, 李强, 付强, 何满潮, . 层状反倾边坡破坏机制及NPR锚索控制效果 物理模型试验[J]. 岩土力学, 2021, 42(4): 976-990. |
[8] | 张纪蒙, 张陈蓉, 张凯, . 砂土中大直径单桩水平循环加载模型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1, 42(3): 783-789. |
[9] | 郑俊杰, 邵安迪, 谢明星, 景丹, . 不同填土宽度下设置EPS垫层挡土墙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1, 42(2): 324-332. |
[10] | 万志辉, 戴国亮, 龚维明, 高鲁超, 徐艺飞, . 钙质砂后压浆桩水平承载性状模型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1, 42(2): 411-418. |
[11] | 肖捷夫, 李云安, 胡勇, 张申, 蔡浚明, . 库水涨落和降雨条件下古滑坡变形特征 模型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1, 42(2): 471-480. |
[12] | 朱赛男, 李伟华, LEE Vincent W, 赵成刚, . 平面P1波斜入射下海底洞室地震响应解析分析[J]. 岩土力学, 2021, 42(1): 93-103. |
[13] | 黄朝煊, 袁文喜, 胡国杰, . 成层软土地基预固结处理后桩基水平 承载力估算方法[J]. 岩土力学, 2021, 42(1): 113-124. |
[14] | 史江伟, 范燕波, 裴伟伟, 陈永辉, 张显, . 盾构下穿非连续管线变形特性及预测方法研究[J]. 岩土力学, 2021, 42(1): 143-150. |
[15] | 冯庆高, 蔡兵华, 冯晓腊, 袁祥, . 侧向有限越流承压含水层中非完整井非 稳定流模型及解析解[J]. 岩土力学, 2021, 42(1): 168-17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