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力学 ›› 2022, Vol. 43 ›› Issue (S2): 35-42.doi: 10.16285/j.rsm.2021.2185
刘斯宏1,沈超敏1,程德虎2,张呈斌3,毛航宇1
LIU Si-hong1, SHEN Chao-min1, CHENG De-hu2, ZHANG Cheng-bin3, MAO Hang-yu1
摘要: 为了解复杂气候条件下土工袋加固膨胀土边坡的效果与机制,开展袋装膨胀土边坡降雨−日晒循环试验,观察并分析边坡位移变形、坡面冲刷、降雨入渗等情况,并与素膨胀土边坡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素膨胀土边坡在降雨−日晒循环作用下,边坡表面产生的裂隙较多,容易出现土体流失,土工袋则具有良好的反滤和抗冲刷作用,可以减少袋内和下卧层土体的流失,保持边坡的稳定性;土工袋对膨胀土有较好的约束作用,可以有效地抑制其膨胀变形,减小因变形引发边坡失稳的可能性;土工袋有良好的排水效果,雨水能通过土工袋袋间间隙快速地排出,边坡内含水率的增加幅度较小。
中图分类号:
[1] | 庄心善, 周荣, 周睦凯, 陶高梁, 金合意. 孔隙溶液对循环荷载作用下膨胀土 累积变形及阻尼比影响研究[J]. 岩土力学, 2022, 43(S2): 1-10. |
[2] | 刘斯宏, 李博文, 鲁洋, 沈超敏, 方斌昕, 杭丹, . 土工袋垫层抗液化性能振动台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2, 43(S2): 183-192. |
[3] | 汤炀, 刘干斌, 郑明飞, 史世雍, . 饱和粉土中相变能源桩热力响应模型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2, 43(S2): 282-290. |
[4] | 钟卫, 张 帅, 贺拿. 基于相对变形方法的桩后土拱模型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2, 43(S2): 315-326. |
[5] | 罗维平, 袁大军, 金大龙, 陆平, 陈健, 郭海鹏, . 富水砂层盾构开挖面支护压力与地层变形关系 离心模型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2, 43(S2): 345-354. |
[6] | 单治钢, 高上, 孙淼军, 陈雨雪, 李利平, 成帅, 周宗青, . 波浪作用下近海滑坡机制模型试验与 数值模拟研究[J]. 岩土力学, 2022, 43(S2): 541-552. |
[7] | 喻成成, 卢正, 姚海林, 刘杰, 詹永祥, . 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改性膨胀土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2, 43(S1): 157-163. |
[8] | 刘博, 徐飞, 赵维刚, 高阳, . 隧道工程结构模型试验系统研究综述与展望[J]. 岩土力学, 2022, 43(S1): 452-468. |
[9] | 王心博, 王路君, 朱斌, 王鹏, 袁思敏, 陈云敏, . 水合物储层伺服降压开采模型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2, 43(9): 2360-2370. |
[10] | 邓波, 杨明辉, 王东星, 樊军伟, . 刚性挡墙后非饱和土破坏模式及主动土压力计算[J]. 岩土力学, 2022, 43(9): 2371-2382. |
[11] | 韦超, 朱鸿鹄, 高宇新, 王静, 张巍, 施斌, . 地面塌陷分布式光纤感测模型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2, 43(9): 2443-2456. |
[12] | 闫国强, 殷跃平, 黄波林, 胡雷, . 三峡库区顺层灰岩岸坡劣化−溃屈灾变机制研究[J]. 岩土力学, 2022, 43(9): 2568-2580. |
[13] | 兰景岩, 蔡金豆, 吴连斌, 史庆旗, . 含隧道场地地震动放大效应的深度变化规律研究[J]. 岩土力学, 2022, 43(8): 2083-2091. |
[14] | 柴源, 牛勇, 吕海波, . 水泥胶结钙质砂地层中单桩竖向承载特性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2, 43(8): 2203-2212. |
[15] | 刘观仕, 赵守道, 牟智, 莫燕坤, 赵青松, . 结构性对膨胀土收缩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2, 43(7): 1772-178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