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在线办公
期刊信息
  • 岩土力学
    Rock and Soil Mechanics
    (月刊,1979年创刊)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主编:孔令伟
    编辑:《岩土力学》编辑部
    ISSN 1000-7598 CN 42-1199/O3
访问统计
  •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目录列表
2006年, 第27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06-08-10
基础理论与实验研究
扩底桩承载力空间屈服包络面的基本特性
文松霖
. 2006 (8):  1229-1234. 
摘要 ( 1238 )   PDF(1053KB) ( 1400 )  
通过扩底桩的土槽载荷试验和离心机仿真模型试验,对不同类型荷载之间的相互影响、组合荷载作用下桩的抵抗机理和承载力屈服包络面的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铅直、水平荷载作用下桩的承载力屈服包络线,弯矩、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承载力屈服包络线都可近似地用椭圆来表现。屈服包络线可用桩的单方向极限承载力的经验公式来生成。根据承载力空间屈服面的连续性,提出了用桩的单方向极限承载力Vm,Hm,Um和Mm求解桩的承载力空间屈服面的经验公式。在桩的设计计算过程中,必须考虑铅直荷载、水平荷载及弯矩荷载间的相互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剪应变率对湛江强结构性黏土力学性状的影响
蔡 羽 ,孔令伟 ,郭爱国 ,拓勇飞,
. 2006 (8):  1235-1240. 
摘要 ( 1536 )   PDF(518KB) ( 1341 )  
以湛江强结构性黏土为对象,系统地开展了剪应变率对其力学性状影响的三轴试验研究,发现强结构性黏土具有独特的剪切速率力学效应,其CU剪切强度随剪应变率的增大而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特征,存在临界速率现象;在低围压条件下,剪应变率对孔隙水压力的影响很小,随着围压的增大,其影响逐渐明显;随剪切速率增大,其黏聚力与内摩擦角整体上分别呈现减小与增大的变化规律,而当剪切速率增大到一定程度均出现转折点,但后者滞后于前者。引起上述现象的原因在于黏土的结构性破损性状与其结构性强弱相关联,为深入认识结构性黏土的工程特性提供了帮助。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材料缺陷对岩样变形局部化影响的数值模拟
王学滨
. 2006 (8):  1241-1247. 
摘要 ( 1854 )   PDF(1177KB) ( 1354 )  
在平面应变压缩条件下,采用拉格朗日元法研究了材料缺陷对岩样应变局部化及宏观力学行为的影响。在数值计算中,采用了莫尔-库仑与拉破坏复合的破坏准则,峰后岩石的本构关系为线性应变软化。对于理想岩样(不含任何缺陷),从剪切应变率的等值线图及变形网格图发现,变形场相对试样垂直对称轴对称。在试样的边界上设置材料缺陷后,变形场的对称性被打破。材料缺陷附近是局部化现象启动的主要位置。与不含材料缺陷试样相比,含缺陷试样的局部化提前启动。当缺陷位于试样左边界中部附近时,试样内部出现多条剪切带,发生韧性剪切破坏,峰后应力-轴向应变曲线和应力-侧向应变曲线均倾向于韧性,岩样的稳定性增强;当缺陷位于试样上、下端面附近时,仅出现一条贯穿试样左右边界的剪切带,发生脆性剪切破坏,峰后两种曲线倾向于脆性,易发生失稳破坏。从数值结果中还观测到了剪切带的跳跃或迁移现象及剪切带的相互竞争、此消彼涨的现象。当岩样中不包含任何缺陷时,试样应力-变形曲线的峰值强度最高。随着缺陷的上移,峰值强度下降,直到峰值强度基本保持不变。缺陷越接近于岩样的下端,对岩样应力-变形曲线的峰值强度的影响越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某地红砂岩多轴受力状态蠕变松弛特性试验研究
李 铀 ,朱维申 ,彭 意 ,李 铌 ,黄超强
. 2006 (8):  1248-1252. 
摘要 ( 1699 )   PDF(526KB) ( 1408 )  
与岩石单轴蠕变松弛试验研究相比,多轴的研究结果很少,这一现状的结果是岩石的三维蠕变松弛模型基本是其单轴模型的简单推广,缺乏试验资料的佐证。为了积累宝贵数据,推动岩石多轴蠕变松施模型的发展,利用广东某地的红砂岩开展了以下试验研究:(1) 不同围压下岩石的蠕变松弛特性;(2) 二向受力状态下岩石的蠕变松弛特性;(3) 多轴受力时,饱水和风干状态下岩石蠕变松弛特性的对比。总结、分析试验结果,获取了该种红砂岩多轴蠕变松弛特性的一些基本规律或现象,如:轴压相同时,侧压越高,蠕变量越小;当围压相同、时间相同时,应力 越高,则 的松弛量也越大。这些结果对于岩石力学的基础研究及现场施工设计均具有较大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岩体单裂隙非饱和渗流毛管压力-饱和度关系研究
李康宏 ,柴军瑞
. 2006 (8):  1253-1257. 
摘要 ( 1725 )   PDF(415KB) ( 1351 )  
在进行裂隙岩体非饱和渗流研究中,选用合理的裂隙岩体毛管压力-饱和度关系曲线非常关键。基于裂隙岩体非饱和渗流特点,简述当前国内外非饱和裂隙岩体毛管压力-饱和度关系曲线模型的研究状况。总结出非饱和裂隙渗透具有毛细管流、薄膜流、优先流、裂隙-基质相互作用和沟槽流特点;分析了建立单裂隙岩体非饱和渗流毛管压力-饱和度关系曲线模型的主要方法,包括物模试验法、数值计算法和数学推导法,并归纳这些方法的计算结果;最后,结合渗流特点,对各种曲线模型结果进行比较,进一步分析得出:(1) 目前的曲线关系均建立在毛管理论基础之上,几乎没有反映渗流其他特点的关系曲线;(2) 运用数值计算法和数学推导建立曲线模型较为简便;(2) 在排水曲线初始时段,Brooks-Corey(BC)模型模拟得到的结果比van Genuchten(VG)模型要好些,而在末尾时段VG模型要好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寒区软岩隧道的水热耦合数值模拟与分析
杨更社,周春华,田应国
. 2006 (8):  1258-1262. 
摘要 ( 1894 )   PDF(534KB) ( 1337 )  
介绍了寒区软岩隧道水热耦合的一般数值解法,应用Femlab软件对寒区大阪山隧道出口段kl06+025处围岩的温度场和水分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软岩隧道中水热耦合迁移的规律。在考虑水分场时,隧道围岩的冻结圈将变薄,而且随着水分场中渗流系数的增大将更加变薄,水分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温度场的分布。模拟的结果表明:处于拱顶处的冻深最大,其次是仰拱处,最薄处是边墙,与工程经验类似。通过实例模拟分析说明,应用该软件可以在已有工程数据的前提下对工程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神经网络在岩体力学参数和地应力场反演中的应用
金长宇 ,马震岳 ,张运良 ,沙瑞华 ,陈庆发,
. 2006 (8):  1263-1266. 
摘要 ( 1740 )   PDF(1000KB) ( 1943 )  
BP神经网络已广泛地应用于岩体力学参数和初始应力场的反演分析,但在实际应用中,BP网络存在着网络训练易于过度、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极小以及隐层节点数难于确定等缺点。采用RBF网络和改进的BP网络,利用基于有限差分格式的快速拉格朗日算法进行正分析计算,依据若干测点的正应力数据,反演了计算区域的岩体力学参数以及初始应力场。算例表明,RBF神经网络与快速拉格朗日算法相结合,在样本容量相同的情况下,反演分析的精度、网络的拓扑结构以及学习、收敛速度,均优于采用BP网络的反演算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盐岩蠕变特性和本构关系研究
刘 江 ,杨春和 ,吴 文 ,高小平,
. 2006 (8):  1267-1271. 
摘要 ( 1681 )   PDF(491KB) ( 2069 )  
对金坛盐岩蠕变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应力状态和温度对盐岩蠕变特性的影响,通过试验获取了蠕变曲线和蠕变特征参数。根据其蠕变曲线特征,用黏弹塑性理论建立了盐岩蠕变本构模型。试验结果表明,稳态蠕变率是偏应力和温度的非线性函数关系,并提出盐岩的稳态蠕变本构方程。通过试验数据拟合得到本构方程中的参数,将理论和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者的吻合性较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板桥河左岸堤防渗透破坏风险分析
邢万波 ,徐卫亚 ,魏文白 ,王 凯 ,闫 旭,
. 2006 (8):  1272-1276. 
摘要 ( 1432 )   PDF(603KB) ( 1461 )  
以板桥河左岸堤防加固工程为背景,提出了一条基于确定性渗流有限元进行堤防渗透破坏风险分析的途径,并对板桥河堤防渗透破坏风险进行了分析研究,根据分析结果对堤防渗透稳定性进行了评价。所采用研究方法发挥了有限元的优点,能够模拟堤防场地土层实际分布情况,较准确地计算洪水位下运行堤防背水面水力坡降。根据“端点组合-单调性法”理论和“3?”法则,通过1995年堤防典型破圩实例建立起整个堤防的抗渗临界水力坡降、渗透破坏风险率的临界值以及堤防汛期防渗的警戒水位,对整个板桥河堤防渗透稳定性评价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分析方法以及研究思路可供同类堤防工程的渗透稳定性评价工作借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卸荷路径下棱柱状结构体试件破损过程试验研究
刘恩龙,沈珠江
. 2006 (8):  1277-1282. 
摘要 ( 1237 )   PDF(856KB) ( 1271 )  
通过棱柱状结构体在不同排列方式下的平面应变压缩试验,研究了侧向应力卸载状态下结构体的破损过程,探讨了结构性岩土材料在卸侧向应力状态下的变形和破损机理。试验发现,在侧向应力卸载的过程中,棱柱状结构体会发生错动和结构体的破碎,结构体的破损方式主要有劈裂破坏和剪切开裂两种。结构体试样逐渐破损,宏观上出现应变硬化或应变软化现象,最后形成宏观的破损带。试件的总体体积是收缩的,侧向变形则由收缩逐渐转化为膨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江苏海相灵敏性软土特征研究
缪林昌,经 绯
. 2006 (8):  1283-1286. 
摘要 ( 1499 )   PDF(623KB) ( 1418 )  
从近代海相地貌特征分析了江苏海相软土的形成。通过室内外试验数据的分析研究发现,该海相软土属于高含水率、高压缩性、高孔隙比、高液限、低承载力的淤泥质海相灵敏性软土。根据工程实践提出了有关海相软土加固处理的设计方法、施工技术的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上海市外滩防汛墙结构沉降的预测研究
陈 宝 ,程徽丰 ,杨林德,
. 2006 (8):  1287-1292. 
摘要 ( 1489 )   PDF(488KB) ( 1469 )  
以上海市外滩防汛墙改建工程为背景,依据外滩防汛墙多年的沉降观察资料,使用黏弹性有限元反分析,对未来防汛墙结构沉降进行预测。整理和分析了从1993年建成之时到2002年的结构沉降观测资料,选取了用于结构沉降反演计算和预测的典型断面和测点,并分别绘制了防汛墙结构沉降随时间发展的曲线。通过二维平面应变有限元正分析,确定了影响结构沉降的主要地层。基于外滩防汛墙二期结构沉降量测数据,采用黏弹性有限元反分析方法对防汛墙结构沉降进行反算,得到主要压缩土层的等效弹性模量,进而预测未来防汛墙结构沉降的发展趋势。其研究成果可为上海市防汛墙建设和技术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关于地铁地震响应的模型振动试验及数值分析
车爱兰 ,岩楯敞广 ,葛修润
. 2006 (8):  1293-1298. 
摘要 ( 1542 )   PDF(862KB) ( 2277 )  
为明确大地震时地铁的破坏过程及原因,以1995 年日本阪神-淡路大地震中遭受严重破坏的神户大开地铁车站为对象,进行了一系列的模型振动试验和动力有限元分析。对于作用于地下结构的地震动土压的发生原理、地震波输入方向、结构的埋设深度、地基与结构间的刚性比对地震动土压的影响及在地基-结构系统的非线性响应下结构周围地基终局状态时的地震动土压进行了研究。明确了地震动土压的极限值及在大地震时周围地基的残余应变引起的静止土圧力的存在。为今后改进地震土压力计算方法、提高地下结构抗震设计水平提供了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填石路堤蠕变本构模型及其参数反演分析与应用
曹文贵 ,李 鹏 ,程 晔,
. 2006 (8):  1299-1304. 
摘要 ( 1879 )   PDF(4012KB) ( 1305 )  
结合高填石路堤工后沉降变形机理与工程特点,基于工程实测数据,提出了高填石路堤工后沉降蠕变变形的双曲线型三参数本构模型,并引进遗传算法与有限元分析理论,建立了该模型参数的反演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利用蠕变有限元分析手段,深入探讨了高填石路堤工后沉降的分析计算方法,并开发了相应的分析计算软件。结合某高填石路堤工程实践,探讨了高填石路堤双曲线三参数蠕变本构模型和高填石路堤工后沉降计算的应用方法。工程实例分析表明,提出的本构模型及其工后沉降计算方法简单,可以满足工程要求,初步建立了一种新的高填石路堤工后沉降计算方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陡坡水库大坝渗透稳定性及渗透变形分析
罗长军 ,胡 峰 ,张磊奇 ,王会午,
. 2006 (8):  1305-1311. 
摘要 ( 1702 )   PDF(716KB) ( 2277 )  
陡坡水库存在大坝质量差、坝体发育大量裂缝、背水坡出现散浸现象、坝后沼泽化并形成一上升泉以及排水渠和鱼池有絮状析出物、渗漏量增大等问题,这些异常现象都是由坝体及坝基渗流引起的。在阐述坝体和坝基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情况下,分析了大坝渗漏成因及大坝的渗透稳定性,指出坝体实际浸润线及坝体渗漏量是不正常的,特别是1987年后当库水位高于194 m,同一库水位呈上升趋势,这是反常的。坝基实际渗漏量异常,存在管涌和接触冲刷问题,尤其库水位低至 193.84 m,坝后上升泉仍有沙沸现象。上述现象表明大坝渗流是危险的,并分析了散浸、析出物、上升泉及沼泽化、坝肩及绕坝渗漏等现象的成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爆破振动对砂浆锚杆的影响研究
易长平 ,卢文波,
. 2006 (8):  1312-1316. 
摘要 ( 1462 )   PDF(760KB) ( 1584 )  
爆破振动对锚杆有不利影响,运用应力波理论,并利用波函数展开法,研究了爆炸应力波与锚杆的相互作用过程,给出了爆破振动作用下砂浆锚杆周围砂浆体中的动应力和峰值振速分布情况,比较了不同频率应力波对锚杆的影响,导出了不同频率应力波作用下砂浆锚杆的安全质点振速范围。研究结果表明:入射波频率越高,砂浆锚杆所允许的安全质点峰值振速越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隧道开挖对地下管线的影响分析
毕继红,刘 伟,江志峰
. 2006 (8):  1317-1321. 
摘要 ( 2034 )   PDF(550KB) ( 2030 )  
采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三维模型,模拟隧道开挖对地下管线的影响,充分考虑了不同的埋深、材质、下卧层刚度等条件。结果表明,管线周围土的性状,与双线隧道的相对位置以及管线自身刚度、管径等不同,将对其变形和内力产生较大影响,从而得出一些规律,为今后类似工程施工提供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带帽刚性桩复合地基荷载传递特性研究
雷金波 ,张少钦 ,雷呈凤 ,邹 群,
. 2006 (8):  1322-1326. 
摘要 ( 1607 )   PDF(567KB) ( 1452 )  
根据控沉疏桩理论,探讨了带帽PTC型刚性桩在高速公路深厚软土地基处理中的适应性。为了掌握带帽PTC管桩复合地基的作用机理,分析了其承载能力、荷载传递、桩侧土压力、桩侧摩阻力、桩土荷载分担比及桩-土应力比等力学性状,并进行了带帽和无帽单桩复合地基现场足尺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和研究。试验结果能为带帽PTC管桩复合地基理论研究提供合理的试验依据,并指导工程设计。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土样制备对自由膨胀率的影响及其改进方法
陈善雄 ,余 颂 ,柳治国 ,余 飞 ,许锡昌,
. 2006 (8):  1327-1330. 
摘要 ( 1186 )   PDF(352KB) ( 1714 )  
着重论述了土样制备对自由膨胀率试验成果的影响。试验研究发现,3种口径(4.5,5,5.5 mm)和3种下落高度(5,10,15 mm)对取土质量和试验结果影响不大,但颗粒粉碎程度的影响非常明显。规程中土颗粒过0.5 mm筛的规定不够完善,在此粒径范围内3种粒组(0.25~0.5,0.1~0.25,<0.1 mm)的土样,其自由膨胀率结果存在差异。其中,前两者差别不大,<0.1 mm粒组土样的试验结果一般较前两者低30 %~45 %,与膨胀土其他属性指标不匹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粒径土样在10 mL量土杯中质量相差多达2 g,取土质量是影响自由膨胀率结果的主要因素之一,颗粒结构变化也有可能是影响因素之一,建议土样粒径范围为0.1~0.5 mm。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CT图像处理技术的岩土材料有限元模型
李晓军 ,张金夫 ,刘凯年 ,张肖宁,
. 2006 (8):  1331-1334. 
摘要 ( 1898 )   PDF(1087KB) ( 1701 )  
提出了一种利用数字图像技术对岩土材料CT图像进行处理的有限元模型方法。该方法建立的有限元模型能充分考虑岩土材料的非均匀性,特别是可以考虑空隙分布对岩土材料力学性质的影响。应用该方法对沥青胶结颗粒材料的劈裂试验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不同方向拉应力分布不均匀,最大拉应力出现在空隙与颗粒的交界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数字图像测量的Duncan-Chang模型参数研究
孙益振 ,邵龙潭 ,李根华,
. 2006 (8):  1335-1338. 
摘要 ( 1599 )   PDF(439KB) ( 1162 )  
利用三轴土样变形数字图像测量系统进行研究,发现不同测量方式得出的Duncan-Chang模型参数的差别很大。分析得出,数字图像局部变形非接触式测量与传统整体测量方式是导致模型参数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数值算例说明了模型参数差别对位移计算结果的影响程度,变形数字图像测量得到的模型参数K和Kb比传统测量的结果高2~3倍,相应的位移计算结果是传统测量方法模型参数计算得到结果的一半。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原冻土隧道支护技术及工艺试验研究
江亦元,王星华
. 2006 (8):  1339-1343. 
摘要 ( 2098 )   PDF(421KB) ( 1347 )  
昆仑山隧道是青藏铁路550 km连续多年冻土区最长的高原冻土隧道。在高寒缺氧、低气压地区修建铁路隧道所遇到的是全新的技术难题。室内和现场试验及施工结果表明:在多年冻土隧道施工中采用湿喷混凝土支护,使混凝土与冻土围岩黏结牢固,并能保证支护混凝土的质量,证明湿喷混凝土支护在高原多年冻土区隧道施工中是可行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坝安全诊断的混沌优化神经网络模型
曹茂森 ,邱秀梅 ,夏 宁,
. 2006 (8):  1344-1348. 
摘要 ( 1455 )   PDF(646KB) ( 1295 )  
为了提高大坝变形的预测精度,采用小波变换和分形理论对大坝位移观测数据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其具有低维混沌动力特性,这为大坝变形预测模型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先验知识。基于低维混沌动力特性,设计了能捕获大坝位移观测数据全局动力特性,兼具神经网络模型结构优化和动力机制时新的混沌优化神经网络大坝变形预测模型。在工程实例中,由多个度量指标组成量化评价体系,对模型预测性能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所建模型比传统BP神经网络和ARMA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土质边坡预应力锚索设计方法探讨
刘才华,陈从新,冯夏庭
. 2006 (8):  1349-1352. 
摘要 ( 1525 )   PDF(453KB) ( 1424 )  
在满足边坡稳定安全的基础上,运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传递系数法分析边坡推力分布特征,以边坡主下滑段为预应力锚索加固对象,考虑其上滑体的下滑推力和阻滑段的抗力作用,得出了求解加固段各条块预应力锚索抗力的计算公式,建立了预应力锚索设计荷载与其布置间距的关系,提出了一套土质边坡预应力锚索加固设计的方法,该方法形式直观、运用方便,可直接确定预应力锚索设计荷载与其布置间距,且边坡的稳定性能自动满足工程要求。用该设计方法对某工程进行了实例分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预应力锚索的预应力损失机理研究
周永江 ,何思明 ,杨雪莲,
. 2006 (8):  1353-1356. 
摘要 ( 1514 )   PDF(477KB) ( 2023 )  
预应力锚索结构的预应力损失问题是造成锚索失效的关键问题。在具体分析影响预应力损失的各种因素的基础上,给出了各因素导致预应力损失的具体计算方法。特别对长期荷载下预应力损失机理进行了分析,其中钢绞线采用松弛模型;围岩体采用流变模型;灌浆材料采用蠕变模型进行预测。并给出了相应的理论计算公式,为预应力锚索设计、施工以及工后管理等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厚度褥垫层刚性桩复合地基工作特性研究
郑 刚,刘双菊,伍止超
. 2006 (8):  1357-1360. 
摘要 ( 1863 )   PDF(512KB) ( 1511 )  
对刚性桩复合地基褥垫层的工作机理进行了分析。并据此设计了桩竖向刚度很大的刚性桩复合地基模型试验。进行了桩顶进入不同厚度褥垫层的复合地基试验,研究了刚性桩复合地基褥垫层在竖直荷载作用下的工作性状。结果表明:竖向刚度很大的桩即使在100 mm厚褥垫层情况下也很难充分发挥其承载力,桩顶下设置一定厚度的褥垫层有助于提高桩的荷载分担比,减小刺入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土力学的现状及其数值分析方法中某些问题的讨论
赵成刚
. 2006 (8):  1361-1364. 
摘要 ( 1419 )   PDF(355KB) ( 1938 )  
概括性地论述了土力学目前的状况,指出土力学仍然处于半理论、半经验的发展水平。论述了土力学数值分析方法在工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正确地使用土力学的数值分析方法和改变土力学数值分析在工程应用中的不利状况进行了讨论。另外,就如何改善这种状况提出了一些措施。从这些讨论可以得到以下结论,土力学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随着土力学的理论及其数值分析方法的不断发展,以及其使用经验的不断积累,计算土力学在工程实践中将会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它必将成为岩土工程分析中的有力工具。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Windows下的土坡稳定性分析研究
李 军 ,王星华 ,秦曦青,
. 2006 (8):  1365-1368. 
摘要 ( 1767 )   PDF(645KB) ( 1521 )  
利用CAD二次开发技术,对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采用的计算方法为瑞典圆弧滑面条分法。通过编程计算,能得到该边坡的任意滑面的安全系数和最危险滑面位置及其安全系数,该程序有良好的Windows风格的用户界面,直观、形象的计算过程,简单明了的输出结果,是进行边坡稳定分析的新选择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三维离散块体边-边接触模拟
姜清辉 ,张 煜,
. 2006 (8):  1369-1373. 
摘要 ( 1031 )   PDF(548KB) ( 1093 )  
任意形状块体的接触模拟是发展三维不连续变形分析方法(3D-DDA)的关键问题。提出了三维离散块体单元的 边-边接触模型,并给出了边-边接触进入面的判定方法和嵌入准则。基于矢量分析和罚函数法,推导了接触子矩阵的表达式,算例分析结果表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海塘渗压监测分析的时间序列组合模型
潘 翔,黄 铭,王跃威
. 2006 (8):  1374-1378. 
摘要 ( 1071 )   PDF(509KB) ( 1474 )  
海塘堤防渗压是反映海塘安全状态的重要指标,其监测资料的分析关系到堤防及堤内生命财产安全,为了提高渗压资料的建模拟合精度,更好地进行渗压预报,在对监测资料进行分析时,以谐量回归分析为基础,再对回归拟合残差序列进行时序分析,以此建立谐量回归-时序组合模型,并依此组合模型进行短期实时预报。以某海塘实测资料建立了高精度的组合模型,同时采用等维新息模型成功实现了工程实际应用中的渗压实时拟合预报。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浅埋隧道施工对建筑物桩基的影响分析
黄茂松,张宏博,陆荣欣
. 2006 (8):  1379-1383. 
摘要 ( 1533 )   PDF(565KB) ( 1576 )  
浅埋隧道穿越上部桩基础的问题值得关注。在概述目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取两阶段分析方案,利用分层土体的剪切位移法,着重分析了浅埋隧道开挖引起的土体移动对隧道顶桩位移及轴力的影响,并与整体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计算方法是合理的,且计算量小,无需建立复杂的计算模型,在工程领域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扰动结构性软土地基的沉降特性分析
王 军 ,高玉峰,
. 2006 (8):  1384-1388. 
摘要 ( 1725 )   PDF(438KB) ( 1440 )  
天然软黏土一般都具有一定的结构性,地基处理会改变结构性软土的工程特性。对比扰动软土原位和室内压缩曲线,分析了扰动软土的沉降机理及其压缩性的上下限,给出了考虑扰动影响的结构性软土沉降计算公式。算例分析表明,在孔隙比e0和0.42e0之间所对应的应力水平范围内,扰动会增加地基沉降量,附加沉降量大小与应力水平、扰动度直接相关,通常在0.1~0.3 m之间,但随着应力水平的提高,不同扰动度的结构性软土地基的最终沉降量将趋于相同,得出的有关结论具有工程参考价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流变的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
周 伟,常晓林
. 2006 (8):  1389-1392. 
摘要 ( 2724 )   PDF(517KB) ( 1548 )  
采用一种新的能模拟高围压条件的堆石料幂函数流变本构模型,对水布垭面板堆石坝进行了考虑堆石料流变特性的应力-应变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考虑堆石料流变特性后的坝体变形有明显的增加,坝体应力有所松弛。堆石体的流变特性使得面板的挠度有所增加,面板顺坡向和坝轴向拉应力极值有所增大。对于分期浇筑面板、分期蓄水的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选用合适的流变本构模型正确地模拟堆石体的流变特性,其结果可以为大坝填筑进度及面板分期浇筑时间的确定提供参考,对于正确地预测大坝的应力变形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贝叶斯信息标准在滑坡因子敏感性分析中的应用
李雪平,唐辉明
. 2006 (8):  1393-1397. 
摘要 ( 1723 )   PDF(483KB) ( 1393 )  
滑坡因子敏感性分析是滑坡预测和治理的重要前提。以巫山县新址西区作为试验区,运用滑坡影响因素与历史滑坡之间建立的Logistic回归模型,通过贝叶斯信息标准进行模型优劣程度的比较,以期得出本区滑坡因子的敏感程度。设计了逐个加入影响因子进行非嵌套模型的优劣程度对比的试验方法。试验区滑坡因子敏感程度计算结果排队依次为:岩性、高程、距有影响构造线距离、坡度、坡向、坡形。试验为区域斜坡稳定性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可靠的方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桩端条件对灌注桩荷载传递特性的影响
袁 振,陈锦剑,王建华
. 2006 (8):  1398-1402. 
摘要 ( 1462 )   PDF(536KB) ( 1456 )  
以荷载传递法为基础,研究了桩端条件对灌注桩荷载传递特性的影响。采用考虑桩侧软化的三阶段荷载传递函数,并以三折线模型模拟桩端土劣化或沉渣的影响,通过静力平衡条件建立微分控制方程。以桩端沉降和端阻力为边界条件,并将桩侧双曲线段的非线性两阶常微分方程转化为积分方程,并用数值方法求解,可以得到桩身任意截面的沉降、轴力和侧摩阻力。通过参数分析,研究了不同桩端刚度和不同沉渣厚度下灌注桩的荷载-沉降曲线和桩侧摩阻力的分布情况,讨论桩端条件对单桩荷载传递特性的影响。对两组相邻试桩的工程实例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地反映实际情况。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竖向荷载下桩基础弹性分析的改进计算方法
王 伟,杨 敏
. 2006 (8):  1403-1406. 
摘要 ( 1451 )   PDF(513KB) ( 1245 )  
将Randolph剪切位移方法中桩身位移与桩端位移的函数关系简化为一多项式,并与Poulos积分方程中土体柔度系数矩阵相结合,提出了一种竖向受荷单桩弹性分析的改进计算方法,从而避免了Poulos积分方程法中的差分运算以及由此带来的其他矩阵运算,同时比Randolph方法更能准确模拟桩身剪切应力的分布,并将单桩的改进计算方法应用于群桩分析。将改进的计算方法与Poulos、Randolph方法以及Chow混合方法的单桩和群桩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改进计算方法是可行的,可满足精度要求。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桥台台背土压力的试验研究
陈雪华,律文田,王永和
. 2006 (8):  1407-1410. 
摘要 ( 1455 )   PDF(714KB) ( 1527 )  
快速铁路桥台台后填土的填料选择、施工控制、质量监测等方面均不同于常规铁路,由于对桥台台背土压力研究并不多见,再加上影响土压力的因素比较复杂,目前的土压力理论还难以准确地反映土压力分布的实际情况。因此,结合现场试验,对快速铁路桥台台背土压力进行长时间观测,分析了土压力随时间的变化、土压力随填土高度变化以及填土完成后台背土压力的大小和分布情况。分析结果表明,台背土压力沿桥台深度方向呈非线性分布,土压力随着至桥台顶部距离的增大而增加,但到达一定深度后,随着深度的增大,土压力反而减小;土压力合力作用点要比理论上的土压力合力作用点有所上移,在0.41倍填土高度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膨胀土地区铁塔基础抗拔机理研究
宿 辉 ,李清富 ,李彦军,
. 2006 (8):  1411-1415. 
摘要 ( 2024 )   PDF(529KB) ( 1309 )  
在对高压输电线路的铁塔基础抗拔模型试验及原型试验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膨胀土地基的抗拔性能,分析了土体位移、应力分布、承载能力以及破坏机理,指出了目前黏性土的抗拔理论计算中存在的缺陷,即土体的破坏不是只局限于破裂面的面破坏,而是整个土体内部的体破坏。提出了黏性土的抗拔承载力应由基础自重、基础上的土体重量、土的抗剪强度(破坏土体内部)以及应力重分布产生的地基承载力构成,并利用有限元进行了分析和验证。另外,对试验中的模型尺寸的影响也进行了分析。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单轴压缩下含孔脆性材料的力学行为研究
段进超 ,唐春安 ,常 旭 ,陈奇栓
. 2006 (8):  1416-1420. 
摘要 ( 2037 )   PDF(891KB) ( 1396 )  
运用材料破裂过程分析MFPA2D系统,在单轴压缩条件下对含单孔和双孔脆性材料破坏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原始的萌生裂纹不一定是最后形成宏观贯通破坏的主裂纹。岩石等脆性材料破坏的局部化特征,说明非均匀性是岩石类脆性材料发生局部破裂的根本原因。分析了孔的分布对材料强度以及破坏模式的影响,并给出破坏过程的应力-应变关系。指出了有的孔洞分布会增加应力的集中程度,而有的孔洞分布可以降低应力集中。数值模拟与试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功能的高坝建设方案的风险决策研究
金 峰 ,贾 超 ,王品江 ,张楚汉,
. 2006 (8):  1421-1424. 
摘要 ( 1118 )   PDF(635KB) ( 1282 )  
为了更加安全和经济地进行抗震设计,不仅要防止结构发生倒塌破坏,而且要有效地控制结构的其他破坏状态。在此背景下,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被广泛讨论研究,并且被认为是未来抗震设计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在高坝建设工程领域探讨了发电经济功能的高坝建设方案的风险决策问题,提出了一种在不同震级作用下高坝震害损失的计算方法。通过水位这一变量揭示了高坝动力分析与经济损失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以一算例说明了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粗糙神经网络的坡面雨滴溅蚀量研究
丁加明 ,王永和 ,丁力行,
. 2006 (8):  1425-1428. 
摘要 ( 1159 )   PDF(486KB) ( 801 )  
提出采用粗糙神经网络预测坡面雨滴溅蚀量。用粗糙集方法中条件属性与决策属性相对依赖的概念约简某雨滴溅蚀量试验中的冗余信息,去掉了坡度、雨强、水深、单宽流量4个试验指标中水深和单宽流量两个指标,建立了以坡度、雨强为输入,溅蚀量为输出的2−5−1的粗糙神经网络模型,简化了神经网络的结构,减少了网络的训练时间。实例计算中信息约简后预测值与试验值线性回归的相关系数大于未约简时的相关系数值,计算速度也有所提高。实例计算表明,粗糙神经网络为坡面雨滴溅蚀量预测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可行的算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遗传算法的冻土路基融沉可靠性分析
祁长青 ,吴青柏 ,施 斌 ,唐朝生,
. 2006 (8):  1429-1432. 
摘要 ( 1533 )   PDF(498KB) ( 592 )  
在冻土路基融沉变形极限状态方程的基础上,从可靠度指标的几何涵义出发,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冻土路基融沉可靠度指标和失效概率的计算方法。该法是一种全局优化算法,能有效克服传统搜索算法易陷入局部极小值的缺点,不需要对功能函数进行直接转换,避免了功能函数比较复杂时所带来的求解困难,特别适合求解非线性规划问题。以青藏铁路冻土路基的具体实例,验证了本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适应混合遗传算法在基坑支护结构优化中的实现
王俊生 ,夏元友 ,舒怀珠,
. 2006 (8):  1433-1436. 
摘要 ( 1472 )   PDF(418KB) ( 659 )  
采用遗传算法对基坑支护结构进行优化设计,针对其早熟现象和局部搜索能力差的缺点改进遗传算法。使用自适应策略改进交叉算子与变异算子,在进化后期采用与位爬山法结合的混合遗传算法增强GA的局部搜索能力。对基坑支护结构建立优化设计数学模型,编制了基于遗传算法的基坑优化设计程序。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改进策略的正确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